名家讲座
来源:国际汉语教学网
发布时间: 2022-04-11 16:17:53
采访人:王睿馨 黄贤强
誊稿:王睿馨
(本稿蒙周清海先生慨允国际汉语教学网发布,文中字句略有改动。)
问:新加坡的民间、学界和政府领导层的中国知识有无差异?如有,有何差异?有多大的差异?为何有这些差异?
你看中国的发展,这批人到中国去,融入了中国社会,靠的是他的乡情,靠的是他的方言。所以你问我说方言在新加坡的情况,我说这是宗乡会馆的责任。这批年轻人到中国去发展,福建人要学福建话,正统教育里不会提供,孔子学院不会提供,宗乡团体要提供。这是对普罗大众怎样留下他的习俗,客家的文化节,客家的仪式都可以留下来。知识分子这一段呢,更重要的是现代中国,他们所关心的是这个,所以中国怎么样和他们配合起来,他们也要更了解中国,这是相对的。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,这一批所谓的专业人士,中坚高级知识分子,他是看不起中国的。中国发展起来以后,那简直和我第一次到中国,完全是两个中国。当时我进去中国,没有一种轻视中国的心理,但是年轻的这一批人,他们是在我们英语为主流的教育里长大的,接受的是西方的东西,所以通过西方的眼光看中国,开始是看不起中国的,等到中国上来的时候,他们开始感觉到压力了。这里我常常要提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就是李先生见邓小平的时候,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。这个话对我印象就很深。在他的传里,回忆录里写的。他跟邓小平说,到南洋,到新加坡来的,都是农民的后代。而你们状元的后代都留在中国。我认为这句话对新加坡受过高等教育的所谓精英分子,是一个很大的提醒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基因本来就比不上中国,事实上就是说你们是整个制度造成你落后,不是你们比我们笨,其实你比我们更聪明。所以这个是两边怎么样结合起来。新加坡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,比较有现代的管理观念,有世界的眼光。就好像我对语言的看法,跟中国不一样,不等于说中国的语言学者比不上我,只是眼光没有我高。我真正本科的修养在语言、语法上,但比不上北大很多教授,可是眼光不一样。所以这两个怎么样结合起来。新加坡的这一部分要注意的,你对中国的了解,我常常提起李资政的这句话,我们的基因是比不上中国,中国有太多太多的聪明人,你只是眼光比他们高一点而已。那你怎么样通过你的眼光跟中国朋友合作,取得更新的发展。就好像我在语言方面会有新的发展一样的,不是说我的了解比中国人深,只是我眼光比他稍微远一点。这个事情很快就过去了,当门户开放,中国人很多都到外边接触以后,他也会有我的看法。只是我比他们早一点,因为我不在森林之内,我在庐山之外,所以我看到整个面目,他们在庐山之内。那我们的政治领袖呢,基本上对中国的了解因人而异。有一些有很深刻的了解,有一些却不一定。我们的李资政,我们的总理显龙,其实他们对中国的了解非常非常深,底下就不一定,就很难说。
问:中国改革开放前和开放后,新加坡民间或学界、政界对中国的认识有无或有何明显的不同?
那么现在全球化的结果,我们小国家人才有限,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创造力和斗志整个被释放出来的中国人。过去对中国有很大的误解,其实也不能算是误解,因为当时中国摆出来就是输出革命嘛。所以大家觉得中国就是共产党,共产党就是革命,革命就破坏社会秩序,那一套是中国释放出来的。你看邓小平伟大的地方,他问李资政说为什么东南亚国家不信任中国。李资政回答只要你在长沙仍旧有广播电台,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广播,要东南亚国家推翻它的政府,东南亚国家怎么会信任中国呢?我最欣赏的是后边的邓小平先生的反应。邓小平沉默了,他回答“让我回去考虑考虑”。这个是很稳重很坦诚的回答。跟华国锋不一样,华国锋是“无产阶级革命是一定胜利的”,你看李先生见华国锋那一段,跟邓小平到新加坡那一段。那邓小平是很实际的。他不欺骗你,他沉默了一下告诉你“我回去考虑考虑”。回去以后呢,不到一个月,长沙电台就停止广播,跟着下来邓小平南巡,说要像新加坡学习。邓小平要向新加坡学习,新加坡人怎么看?很多人误会以为说我们很伟大,中国要向新加坡学习。我的看法刚好相反。因为邓小平没得选择。华人社会所建立的政权,华人自己管的,中国大陆不能向香港学习,不能向台湾学习,除此之外还有哪里呢?——新加坡。向新加坡学习这里面隐藏着很多东西,如果你看那一段,我常常提起说,你要研究中国、中国学问,你要看邓小平会见李光耀,那里面有很多中国因素在里边的。第一个重要因素,李光耀本人不抽烟,所以他把内阁会议室窗口全部打开,在邓小平的前面摆一个烟灰缸。这是我们待客,对邓小平非常地尊重。你是一个大国家的领袖,我们非常尊重你。可是邓小平那三个小时里头没点一根烟,邓小平底下放一个痰盂,他也没用。因为当时中国领导还用痰盂的,老人家北京有风沙嘛,痰很多,准备了痰盂他也没用。你敬我三分,我敬你一尺。中国因素在里边。不是硬梆梆的两国的谈判,这人情因素在里边。所以你说新加坡领导人了解不了解中国。我说他很深刻地了解,跟一般的不一样。所以你看在车上的时候,跟李先生聊天,问这个问题,李先生回答很坦白,只要你在长沙广播,让人民推翻当地政府,政府不会信任你。邓小平很慎重,沉默了一下“我回去考虑考虑”,回去长沙广播取消了,接下来南巡,提到了向新加坡学习。学什么?当然是新加坡的管理。还有呢?总理的待客之道,大家忘记了。所以很多新加坡人忘记了总理和邓小平会面的时候,摆一个烟灰缸在上面把窗口打开,意思是你可以抽烟,我即使不会抽烟,很敏感,我还是不反对你抽烟。窗口打开了,让空气可以流通。如果你到中国去,也是李资政那样的姿态的话,是不是在人情各方面会处理得多。还是你摆出一个我是个专家,我来指导你。很多人只看到向新加坡人学习——我是老师呀。所以很多东西,李先生的回忆录出版,我其实很多东西要点明的。很多人没看出来,中间的中国因素在什么地方。
问:您对新加坡中国学的前景或未来发展方向有何看法?对新加坡从事华文研究或华文教学的年轻一代有没有什么忠告?
整个社会的氛围,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,包括孔子学院,我在做了,我也希望各个方面了解为什么这样做。这是新加坡面对的问题。两三百个很难做,但是尽量做。所以多少移民能往这里走,我希望多一点,才来填补华文人才,这是李先生的看法。我觉得这不是很好的看法,重要的是普及,重新恢复对语言、文化的热爱。我们会有一批,就像我的成长过程一样,结果我就走上这条路了。如果我们的年轻人有这样的环境,它也会出现一批人的。
我现在担心的是新加坡的华文老师,把这个当做终身事业的这个心在慢慢失去,因为外面太多太多吸引他们的东西。所以这是一个目前状况,你要说危机也行。那么怎么样在这个社会层面,老师的层面,怎么样把这个热情重新点燃,这是不容易做的工作。所以我尽管退休了,我一直在观察这个。教育学院训练老师你是怎么训练的,派到教育部到学校去,学校是怎么处理的。华文在比较低潮的时候,我们一批人,组织了一个叫“华文研究会”,到现在也还是有出版物,当时这一批人,大家集合起来,搞了不少活动。我现在看不到这类的活动。其实华文老师本身如果有这样的献身精神,有这样的热忱,他们彼此可以有这样一些组织的,可以有些活动。这些都是提升他们认识跟他们的从业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渠道。华文老师的专业组织这方面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活动,你看新加坡的活动,宗乡会馆是一部分,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并不那么深,孔子学院是目前活动最多的,整个社会怎么配合起来,我觉得这是值得去思考的。那么这里面缺的是什么呢?缺的是领导。在华文教育界,到目前还没有出现年轻的很优秀的领导。如果有个很优秀的一个核心人物,来带动这个会更好。
来源:国际汉语教学网2021年8月26日
教学管理中心
电话:010-626668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