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样题
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·应用能力模拟题(一)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 2022-09-07 13:25:05

一、语言分析题(20分)

“知道”“认识”和“了解”的用法似乎很接近。但在实际使用时,却发现这三个词有时候用法很接近,有时候却不同。请根据下面的材料,分析“知道”“认识”和“了解”的区别。(带*的句子表示这个句子在语法上是错误的)

(1)a.我知道任正非。

     b. 我认识任正非。

     c. 我了解任正非。

(2)a. 我知道北京的建国路。

     b. 我认识北京的建国路。

     c. 我了解北京的建国路。   

(3)a. 我知道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* b. 我认识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 c. 我了解这个道理。

(4)a.我认识任正非,我了解他。

     b.我认识任正非,但我不了解他。

     c.我认识任正非,我知道他。

    * d.我认识任正非,但我不知道他。

1.首先请说明“知道”“认识”和“了解”的词性。(3分)

2.请根据上面的对比对找出“知道”、“认识”和“了解”的使用规律。(14分)

3.请根据找出的规律,设计一个“知道”、“认识”和“了解”词义辨析的教学。(3分)


 

二、材料题(50分)

请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回答问题:

材料(一):

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。茶叶是摘取茶树的嫩叶制造而成的。茶叶根据发酵与否以及发酵的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。不发酵的茶称为绿茶,茶汤为碧绿或绿中带黄色,如龙井茶。全发酵的茶称为红茶,茶汤是朱红色。而半发酵的茶,称为乌龙茶。中国人也喜欢把晾干的花加入茶叶制成花茶,如茉莉花茶,不过花香会抢夺茶叶原本的气味。中国人认为常喝茶可以使人延年益寿,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。今天,这个中国人的“国饮”也被当作天然的健康饮料,在世界各地越来越流行了。(25分)

    

1. 课文中的“不发酵”和“不过”都有“不”,它们的读音一样吗?为什么?教学中该如何处理?(6分)

2. 课文中出现了“把”字句,请为这个语言点设计讲练环节。(7分)

3. 请结合中国的茶文化来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。注意发掘“茶文化”的内涵。(12分)

 


 

材料(二):

旗袍是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,被誉为中国国粹。你所在的教学机构将在三月份举办一场关于中国女性传统服饰——旗袍的文化体验活动。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整体方案。要求尽可能地将相关的中国文化理念融入其中。方案中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:活动名称、活动主题、活动内容及蕴含的文化理念、时间地点、组织宣传、人员安排、项目预算等。(25分)

 


 

三、案例分析题(15分)

 

案例:

王玥刚到德国B大学担任中文教师不到半年,对当地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还算适应,只是有一点让她感到困惑,就是德国大学里的“时间观念”。以前,她常听说欧美人时间观念都很强,尤其是认真严谨的德国人,特别守时。可自她来到德国大学的校园里,看到的情况却好像不尽然。

一开始的两个月,王玥除了做一些教学准备工作外,还在B大学研修德语。她每次上课都会按课表时间准时甚至提前一点到达教室,但教室往往空无一人,以至于她最初以为是自己走错了地方,又或是记错了时间。等到上课时间过了10-15分钟后,老师、同学才陆续到来,开始上课,这与中国的大学课堂非常不同,也让她对德国人守时的印象产生了怀疑。

待王玥开始教授中文课后,课堂情况亦是如此。虽然作为老师,她每次都会提前到教室做准备,但学生们却总会在课表上课时间后10-15分钟左右才陆续来。这让一向守时的她感觉很不习惯,却又不知是否该对自己班上的学生做特别要求。

 

请根据以上案例内容,回答以下问题:

1.王玥此前常听说“欧美人时间观念都很强”,“德国人特别守时”,而这与她在德国大学校园里的经历有所出入,说明了什么?请使用相关跨文化交际理论对王玥的困惑原因进行分析。(5分)

2.依案例描述,德国大学里师生的上课时间“延迟”是否可以作为判定德国人“不守时”的根据?请尝试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。(5分)

3.对于王玥的不习惯与不适应,你有什么建议给她?你认为她是否应该在自己的班上对学生上课时间做特殊要求,为什么?(5分)


 

四、论述题(15分)

 

憨态可掬的冰墩墩,喜庆祥和的雪容融,谷爱凌爱吃的豆包儿和馅饼,许多外国运动员赞不绝口的饺子……他们构成了一道靓丽独特的北京冬奥盛景。奥运内容也因此实现了创意表达,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。

试分析:

1.为什么他们成为了北京冬奥会,成为了中国的符号代表?(6分)

2.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,对北京冬奥乃至是中国的符号再选择意味着什么?(9分)

 



收藏
12